患者版     |     员工版     |     EN     |     返回首页     |     无障碍

内镜室

我院内镜中心位于医技楼五楼,占地1800平方米,是集内镜下诊断、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全市最大、设备最先进、检查治疗项目最齐全的内镜中心。现有专业医生10名,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包括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专业护理团队20名,内镜诊疗技术处于我市及周边地区最高水平。内镜中心环境优雅,拥有宽敞明亮的候诊大厅,设施先进,就医环境...

查看详细+
内镜中心健康教育

一、注意!无症状也会查出胃早癌,这5类人必须尽早做胃镜!

目前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80%的患者被诊断为胃癌时,已经是中晚期,70%的人活不过五年;早期胃癌诊断率低于20%,而早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可在90%以上。

从未有过胃痛、腹胀困扰的郑州居民刘阿姨,一向以为自己是没胃病的1/10幸运儿。不过,一次常规体检,女儿为她自费增加了一项胃肠镜项目,没想到一检查竟然患有胃早癌!随后,医生为刘阿姨进一步做窄带成像(NBI)放大内镜精查,发现该位置的胃黏膜上皮血管扩张扭曲,边界较清楚,判断为胃型早期癌,果断实施内镜下的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后,剥离切下2厘米左右的胃粘连,病理证实为胃中分化腺癌。如果晚一点检查或筛查时稍有不慎,这一早期癌都可能成为进展期胃癌。幸运的是,胃镜检查早发现后,及时做内镜下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后期不用做放化疗,住院通常只需一周左右就能出院。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确实没有太多特异性,或者有也症状轻微,很难察觉,比如刘姨只是感觉自己“偶有消化不良”。也正是因为早癌症状非常隐匿,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所以胃癌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进行必要的检查。

体检莫忘胃肠镜检查!

迄今为止,检查胃肠道疾病的金标准依然是胃肠镜加病理活检!其他任何检查设备和手段,都无法取代胃肠镜。胃肠镜能让医生最直观地观察细微的粘膜变化,不会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加上先进的窄带成像、染色、超声等技术,结合病理活检,对胃肠道疾病,尤其是对早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几乎达到了极致。许多人都比较怕做胃镜检查,认为胃镜检查十分痛苦,一些患者在上消化道肿瘤初期未作检查,因此延误了诊断,直到了晚期才查确诊为癌,为时已晚。

其实,现在的新型电子胃镜已经不比从前,其镜身细、柔软,顺应性好,再加上医生操作手法得当,3--10分钟就能完成检查,患者仅仅感觉有些恶心,并不会有太大的痛苦。

总之,胃镜检查不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检查了,而它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也要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以下五大类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1.年龄45岁以上。

2.有胃癌家族史。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4.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患者。胃部分切除术后仅剩残胃的,5年后患胃癌风险明显加大,要提高警惕。

5.饮食喜欢高盐、腌制,吸烟、重度饮酒人群。

 

二 小小结肠息肉不容忽视!

结肠息肉中最常见的是腺瘤。结肠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混合型腺瘤。文献报道,小于1厘米的腺瘤1.3%可能癌变,1-2厘米的腺瘤9.5%可能癌变,大于2厘米的腺瘤46%可能癌变。腺瘤发生癌变的过程平均10-15年。结肠腺瘤与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切除结肠息肉可大大减少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度。

结肠镜发现息肉后,患者不必紧张,内镜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具体状况,进行活检并送病理检查。有时较小的息肉活检时就可能直接钳除了,较大息肉需要待病理结果出来后,视具体情况行内镜下治疗即可,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总之结肠镜检查是结肠息肉及其治疗的首选。

然而其大多数情况下结肠息肉并不会引起患者任何症状,若能早期做结肠镜检查则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为此,专家共识指南建议高危人群每1-2年定期做结肠镜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大肠癌的目的。大肠癌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8类人群。

1.40岁以上人群:大肠癌的发生与长期高脂饮食、嗜食腌制食品、酗酒、食物过于精细有明显关系。据统计,40岁以上的人罹患大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2.大肠癌手术后人群:如果以前患过大肠癌,那么终身都要定期做肠道检查。因为大肠癌手术后3-5年的复发率高达30%-40%。

3.大肠息肉经肠镜下治疗后:大肠癌多由息肉变化而来,且息肉复发率很高,若不及时复查肠镜,去除息肉,则大大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4.直系亲属有大肠息肉家族史:息肉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而大肠息肉又是大肠癌的主要发生因素,因此需要定期做肠镜检查。

5.直系亲属有大肠癌家族史:如果你的亲人患过胃癌或者大肠癌,那么你必须定期做结肠镜检查,因为你的胃肠癌发病率是其他无家族史人群的4-5倍。

6.患溃疡性结肠炎:该病是大肠癌的癌前期病变,癌变概率很高,需要引起重视。

7.患血吸虫性直肠肉芽肿:这类患者是大肠癌的癌前期病变,需要高度警惕。

8.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储存胆汁的功能降低,可增加胆汁酸对肠道的刺激,增加大肠癌发生率。

简单一句话:检查早了,它还是一枚息肉,最多是早癌;晚了,就是进展期癌,无论是预后、治疗费用、还是生存质量都是天壤之别。

 

三、胃肠镜检查,为什么要取活检?

我们在做胃肠镜检查前,医生一般会向受检者询问是否同意取活检,做完检查后,有些受检者会被告知取了活检,需要等几天才能出结果。

那么,取活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明明已经做了胃肠镜检查了为什么还要进行活检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活检?

活检在医学中属于病理学的一种检查方法。我们在胃肠镜检查中,发现一些可疑的消化道病变,可以通过胃肠镜的活检孔道,用一次性活检钳快速、准确地取得这些病变的黏膜标本,然后送至病理科,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测,以鉴别病变的性质,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

其实并不是所有行胃肠镜的人都必须做病理检查,镜下观察如未异常黏膜,胃皱襞正常,无合并粘膜充血糜烂也没有溃疡的形成,其实可以不用取活检。胃体发现不规则糜烂、溃疡时应取活检证实溃疡的良恶性。有经验的胃镜医生如发现可疑粘膜也应及时活检,若是早期胃肠癌,发现及时可行手术治疗,提高生存率。早期胃癌很隐匿,胃内粘膜与慢性胃炎没啥明显差异,遇到此种情况需提高警惕,有必要取活检以明确诊断。

对于早期胃癌,宁可全部筛查,不可漏诊一例。

胃肠道活检非常简便,由于取得的组织仅有几毫米,创伤非常小,患者也不会有额外的痛苦。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活检呢?做活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活检可以判断病变是良性或恶性。比如,大约2%的胃溃疡可能发生癌变,溃疡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癌变早期尚未形成明显肿块等典型特征时,往往仅有溃疡边缘粘膜颜色的轻微改变,如果此时对溃疡周围的胃黏膜做病理检查,就能及早发现肉眼无法确定的早期胃癌。

还有一种情况是消化道息肉。消化道息肉一般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样息肉两种类型。增生性息肉是由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常常多发,体积较小,表面光滑,癌变概率较低。而腺瘤样息肉一般体积较大,表面多粗糙,外形不规则,癌变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种息肉直径越大,癌变的可能性越高。一般认为小于1厘米的,癌变率约为1.3%;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可高达50%。如何鉴别消化道息肉的性质,判断其有无癌变等情况,这也要借助于我们的活检来进行。

其次,取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我们经常见到胃镜报告单上写着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这有什么区别呢?萎缩性胃炎除了胃黏膜的炎症表现外,还可见到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或伴肠上皮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等,甚至癌变。通过胃黏膜活检,可确定受检者是否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两种变化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前期状态,就是说发展为胃癌的可能性比正常人要高,因此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定期胃镜检查。

活检可以鉴别疾病性质和发现其他疾病。

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多见黏膜弥漫性糜烂、溃疡、出血等改变,病理学检查可见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炎及隐窝脓肿等改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有重要意义。

克罗恩病以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为表现,同样也强调活检的作用,病理学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和(或)具备较典型的组织学改变才可确诊。

另外,胃粘膜活检也可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其他疾病。

取活检的受检者,要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取活检并不疼痛活检钳钳取的组织仅有几毫米,损伤小,出血量少,多数患者可自行止血,少数出血量大的,内镜下也可喷洒止血药物来止血,一般不用担心术后出血的问题,两个小时后即可进食水。

但是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患者,术前需要告知医生谨慎活检或者提前停药。

其次,受检者要放宽心态。

活检只是协助胃肠镜诊断,用来明确一些疾病的类型,范围,严重程度等,并非所有取活检的病变都是恶性病变,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只需耐心等待2-3日,即可得到胃肠镜的病理检查结果。

 

四、内镜让你免受开刀之苦

内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诊疗技术,人们所熟知的胃镜、肠镜检查就是其中之一。现在,有很多治疗性的内镜技术正在逐渐被大家了解、接受,很多本来需要手术的疾病,在内镜下得以无创或微创的方式解决。那么,有哪些常见病可以避免传统的开膛剖腹治疗,转为内镜治疗呢?

1.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这类患者很容易出现呕血的症状,如果呕血量很大,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缓解门静脉高压。患者多是起病急、一般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而内科采取的保守治疗费用高、效果差、住院时间长。现在,只要通过胃镜下的套扎或硬化剂注射治疗,就可以迅速止血。这种治疗不仅避免了手术,而且可以反复进行,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2.化学性烧伤造成的食管狭窄:

案例:一名男性驾驶员,运输化工厂装灌烧碱时,输送管突然爆裂,强碱喷射流入口腔形成食管化学烧伤。3个月后食管化学烧伤形成严重狭窄,X线检查食管腔细得像一根线,不能像平时那样痛痛快快吃饭、喝水,日趋消瘦,已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经消化内镜专家会诊,决定采用内镜下的气囊扩张治疗可以使食管狭窄得以缓解。就这样,没有开刀、没有麻醉,就像做胃镜一样,在食管内行气囊扩张后,终于让患者在经历长达11个月得饥饿折磨后能重新品尝美味佳肴。

误食强碱或强酸后造成的食管狭窄轻则使患者吞咽困难,重则危及生命。过去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病变食管,用大肠再造替代。此类手术创伤极大,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差。现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可以使食管狭窄得以缓解,创伤小、效果肯定、可反复进行。许多患者扩张前滴水不进,身材消瘦,通过内镜治疗后,进食基本恢复了正常,体重明显增加。

3.各种肿瘤性消化道狭窄

很多消化道肿瘤无法手术切除,如食管癌晚期食管狭窄,患者无法进食;大肠癌晚期结肠梗阻,患者无法排便。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手术做一个“捷径”——造瘘解决进食或排便。有时消化道手术后吻合口狭窄,以往对此没有很好的办法。内镜技术的出现,又给这类患者带来了福音。无法切除肿瘤的患者,可以通过内镜下放置支架的方法,扩张消化道,重新进食和恢复排便;而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则可以借助内镜下的气囊扩张治疗,获得“完全康复”。这种内镜治疗方式,具有疗效好、痛苦小、扩张充分、复发率低、不需全麻及开胸手术等优点。

4.消化道息肉

食管息肉、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结直肠息肉等消化道息肉很常见,由于外科手术无法精准处理小息肉,所以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随访和定期复查,等到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才进行手术治疗。但有些息肉会随着不断增大出现恶变,因此,随访并不是很安全。而通过内镜,就可以清楚地看见息肉并予以切除治疗,小到1毫米、大到4厘米的息肉都逃不过内镜的“眼睛”,即免除了开刀之苦,又可预防息肉恶变。

5.胆胰“保镖”——ERCP

案例:王老师的胆总管结石复发了,痛得他寝食难安。他以为这回难逃一刀了,想到开刀要住院好几个星期,出院后仍需要休息,自己身为毕业班班主任怎么脱得开身?烦恼不堪的王老师到医院一咨询,原来现在通过内镜可以把胆总管里的石头从嘴里取出来,不需开刀,恢复时间短,术后几天就可以上班了。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将内镜从口腔插入,经食管、胃抵达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大乳头,由内镜工作孔道插入专用导管,从乳头开口部插入到胆管和胰管中,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系统。ERCP可以在诊断的基础上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用专用的器械将结石清除出胆道。胆总管结石传统的手术取石需要住院2周以上,腹部的胆汁引流管在出院后1个月左右才能拔除,生活很不方便;而腹腔镜手术对此也无能为力。再者,胆总管结石很容易反复,如果反复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极大。而内镜却可以深入胆总管“腹地”,轻松地从嘴里取出结石,完全克服了上述缺陷,且可以反复进行,对患者的创伤极小,目前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皮肤发黄、眼睛变黄,老百姓很容易想到“肝炎”,其实有许多原因可以引起黄疸,如胰头癌、胆管癌以及胆管良性狭窄等。这类疾病诊断困难,但造成的肝功能损害却很多。在早期行内镜下EST或鼻胆管引流术(ENBD),去除病因,缓解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缓解肝功能的损害,如果是晚期肿瘤已无法手术,ERCP植入支架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7.消化道早期癌

    人体正常消化道黏膜分为4层结构,分别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即浆膜层。早期癌肿是指癌肿局限黏膜内,未超过黏膜下层。由于粘膜下层具有阻挡肿瘤转移的“屏障”,因此,局限于黏膜层的肿瘤是完全能够通过内镜下切除治愈的,效果与外科手术完全相同,却免去了开腹之苦。

 

五、穿“腔”透“壁”—超声内镜

普通的胃镜或肠镜检查只能对食管、胃、部分十二指肠和大肠内皮表面进行观察,对于食管和胃肠道管壁内的病变或壁外的病变无法观察到。就好比只能看到家里的墙壁表面有没有问题,而无法看到墙内和墙外的问题。对于体内这些胃镜或肠镜无法到达也无法观察到的“区域”,医生常常通过X线扫描、体外超声波扫描或核磁共振来进行检查。

借助超声微探头或内镜头端安装固定超声探头,其不仅能像胃镜或肠镜那样观察食管、胃、部分十二指肠和大肠内皮是否存在病变,还能对食管壁、胃壁、部分十二指肠壁和大肠肠壁及壁外器官,如胰腺、胆管、部分肝脏、肾脏、脾脏、纵隔、后腹膜、盆腔等区域进行超声波扫描。不仅如此,内镜医生还能借用超声内镜发出的超声波引导对食管和胃肠道管壁内外的病变进行细针穿刺,用以获得病变(例如肿瘤)的细胞和组织来明确诊断,甚至还可以进行肿瘤的局部治疗、囊肿的引流等许多治疗方式。

超声内镜可谓是一个“多面手”,能做到普通胃镜、肠镜无法做到的事情,是内镜医生手上非常有用的“特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