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版     |     员工版     |     EN     |     返回首页     |     无障碍

胃肠外科

一、科室介绍胃肠外科于2011年从普外科独立,是河北省重点发展专科。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胃肠外科技术力量较强,整体实力居市内先进行列,尤其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各种普通外科疾病如腹腔镜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的手术治疗、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达到市内领先及省内先进水平。该科每年收治各类病人近1500人次,施行各种手术近1000台,社会知名度较...

查看详细+
胃肠外科科室健康教育

一、如何及早发现大肠癌 ,重视大肠癌危险信号

1、 首先经常察看粪便是否带血

起便血,很多人都会想到痔疮,其实便血也可能提示消化道存在其他方面的隐疾,甚至可能是肠道恶性肿瘤的信号。日常生活中遇到大便带血,一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痔疮患者群体,不以为然,认为又是痔疮在捣乱;另外一种是很在意健康的群体,非常恐慌,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其实,便血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症状,根据出血的部位不同、出血量不同、出血的速度不同,所便出的血的颜色就会不同。粪便出现了鲜红色,或者是暗红色,或者是黑色,都是便血。其实,便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临床症状。但是,大部分的便血都预示着是肛肠发生了病变所导致的!

比较常见的要数痔疮,直肠癌,肠息肉这三种情况。其中属直肠癌的后果最为严重!便血正是直肠癌常见的症状之一。更要命的是,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会被误诊为痔疮,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直肠癌误诊为痔疮后果严重,但为啥还有这么多人会被误诊了呢?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病人的自我误诊,也有部分是医务人员的臆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导致直肠癌初期容易被误诊为痔疮。

那么,究竟啥样的便血是直肠癌?它和痔疮有怎样的区别呢?

首先是年龄。痔疮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直肠癌的患者多是中年人或老年人。因为直肠癌和其他癌症一样,它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虽然现在有成年轻化的趋势,但大部分是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才会发生!

其次是便中的血液特点。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是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落下来,因此血液不会与粪便混合,它的血液是鲜红色的,而且不会有黏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黏液和浓液,而且一般颜色也要比痔疮的血液的颜色要深一点!带脓血、黏液的大便”---小心肠道肿瘤。如果排出的是脓(黏)液血便,就要注意了,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你可能患了肠道恶性肿瘤,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专科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专科医生进行的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和诊断。

2.另外您的大便习惯是否有所改变:

比如大便次数或者是便意增多,直肠癌患者的大便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而痔疮并不会有排便习惯的改变。此外,腹泻的患者,每天都会排便很多次,如果用药后腹泻仍不能减轻,也应该特别留意。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由于直肠肿块及其癌肿溃疡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

3.再就是看大便性状是否改变:

比如大便条形变细或成扁平状,可出现大便变稀、经常不成形,大便越来越细,大便带血和黏液等情况。

4.其次您是否腹部隐隐作痛或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

腹部可能有位置不固定的阵发性胀痛,隐痛 伴有明显的肠鸣音等等,还有就是是否便秘或交替出现便秘、腹泻的情况,腹部摸到包块。

5.此外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

不明原因的贫血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有相当一部分可能是胃肠道除了问题患者一定要及时注意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病人如果说对自己的观察比较仔细的话,比如说我们说有一些大便的带血啊,大便习惯的改变等等,出现以上这些症状 等大肠癌危险信号,都应及早排查原因,如果你能早期抓住这些蛛丝马迹,你去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找医生就诊看的话,我想你可能发现早期肠道疾病的概率会大大的提高。一般除了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之外,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专科体检,比如做肛门指检、结肠镜检查等,有效避免误诊耽误病情!

二、如何进行胃癌的早期筛查?

胃癌居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死亡率排第2位,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现阶段我国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很低,仅有5%~10%,而韩国、日本等地区高达40%-80%。晚期肿瘤不仅生存率低,还加重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以及社会负担,导致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如何提高我国的消化道肿瘤早期检出率,是提高消化道肿瘤诊治水平的关键。

一、胃癌的筛查对象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2、Hp感染者;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二、胃癌的筛查方法

  1.血清学筛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

  PG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根据生物化学和免疫活性特征,PG可分为PG I和PG II两种亚型。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被称为“血清学活检”。当胃粘膜发生萎缩时,血清PG I和(或)PGR(PG I与PG II比值)水平降低。有研究认为,将“PGⅠ≤70 μg/L且PGR≤3”(不同检测产品的参考值范围不同)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界限值,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

  (2)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检测:

  G-17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粘膜细胞增殖与分化,它在人体中的含量占用生物活性胃泌素总量的90%以上。G-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以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在异常增殖,血清G-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G细胞数量,G-17本身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有促进作用。当血清G-17水平升高,可以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血清G-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3)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

  目前认为Hp感染是肠型胃癌(占胃癌绝大多数)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次于Hp感染。因此,在胃癌的筛查流程中,Hp感染的检测成为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有血清Hp抗体检测和尿素呼吸试验(UBT)。血清学检测Hp可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避免了留取粪便(Hp粪便抗原检测)、胃粘膜活检等Hp检测方法带来的依从性下降,因而更适用于胃癌筛查。对于部分Hp抗体阳性者又不能确定是否有Hp现症感染时,UBT是有效的补充检测方法,适用于有条件的地区开展。

  (4)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宿主细胞对肿瘤反应所产生,存在于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一类物质。目前常用的有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但上述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仅为20%~30%,在早期胃癌中的阳性率低于10%,因此对于早期胃癌的筛查价值有限,因此不建议作为胃癌筛查的方法。

  2、内镜筛查

  电子胃镜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胃粘膜病变,还可以获取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胃癌诊断的主要方法。胃镜筛查胃癌的敏感性为60%~84%,与X线-气钡双重造影相比,胃镜具有更高的胃癌检出率和发现早癌的能力。普通内镜适用于发现进展期胃癌,对于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早期胃癌的发现更依赖于检查者的内镜操作经验、电子或化学染色和放大内镜设备。因此,首先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更为可行的筛查策略。上消化道钡餐筛查因其阳性率低,且X线具有放射线而不推荐用于胃癌筛查。